王宁:中老年学二胡的三座大山

介绍:中老年学二胡,是因为爱好所以坚持的。他们对二胡,是真爱。这里面不掺杂考学、考级等其他因素。可是当爱无法正常表达,或者说爱的结果老不出现的时候,他们就会特别苦恼,

详情

ce2dd5d3-9c22-41c1-aa3e-5e1a61158aef.jpg

中老年学二胡,是因为爱好所以坚持的。他们对二胡,是真爱。这里面不掺杂考学、考级等其他因素。可是当爱无法正常表达,或者说爱的结果老不出现的时候,他们就会特别苦恼,我就是因为见多了中老年的这些具体情况才研究中老年二胡教学的,到今年十二年了。

中老年学琴,基本都会遇到这三座大山,换把、快弓、揉弦。无一例外,这三个技术困扰大量的中老年学习者前进的脚步。他们四处寻找‘灵丹妙药’,可是始终无法破解这些具体问题,那么今天我以论文的形式进行讲述,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三座大山问题,到达理想的彼岸。

我的理解,中老年学习所有的二胡困难都开始于最初的五节课,我们最初学习了什么?第一节课 弓的运用与全弓、第二节课左手手型起落指、第三节课音程关系训练、第四课弓段的划分、第五课连弓与附点音符。

可能看完这五节课大家会有三种反应,第一、我都学过,感觉特别好;第二、我没学过这么仔细,有一些没学;第三、我都看到过,但是没认真练,去拉曲子了。

那么我们分别说说每一课对应的每一座大山。第一课弓的运用与全弓,这一课决定了快弓的演奏。我们所不知道的就是,没有一个标准的握弓手型,没有正确的右臂运动方式,快弓都是在“高射炮打蚊子”,拿着大臂往上轰。第一课就是要说右臂每个角度、每个关节的运动方式,比如大臂在右半弓时就是旋转,左半弓时就是展开,左加右等于全,没有这个,快弓就失去了最核心的基础,等来的就是全部用大臂或者小臂快速“抽搐”。等到第二课和第四课时,如果既没有准确的划分弓段,又没有准确的让擦弦点和触弦点对应,结果自然就越来越差,没有了方向,在加上急于拉乐曲,就卡在了快弓处,这也就是大家都在说怎么才能拉好二胡,得多拉慢长弓的道理。

说到换把,那就和前四课都有关系了。左右手是“唇齿相连”的关系,很多左手问题,看似是左手的,其实是右手的。没有右手擦弦的支撑,左手无法目标准确,所以很多人感觉换把二胡要倒了;没有弓段划分,就没有换把的预备,所以换把滑音重;没有手指的起落训练,手指“沾”在琴弦上,所以换把虎口涩,不清晰;没有音程关系训练,大二和小二还分不清楚,就更无法听辨更大跨度的音程关系;没有连弓和附点的训练,换把没有节奏保证,就出现一换把就快或者就慢的情况,这就是换把的具体分析。

那么揉弦是不是也和这些有关系呢,当然,首先就是没有一个准确的手型,揉弦就是“哆嗦”。左手手指没有支撑力,揉弦就是照葫芦画瓢,怎么都差点。没有音程关系训练,揉弦怎么都不均匀;没有左右手配合的连弓训练,揉弦就是松松散散;没有手指独立训练,揉弦就是分不清压还是滚。

纵观这些问题,我们不难发现,我们最轻视的相反是最重要的,我们最不屑的,相反是最核心的。小学一年级学的拼音,让我们今天可以拼音打字。小学一年级学的九九乘法表,让我们今天可以自己会算账,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讲,你们还能想到后来学过的东西对今天的作用吗?

我们拉不好二胡的时候有一句口头禅,“我基础不好”,可是当拉不好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不是去寻找那个心中可以“一招制敌”的灵丹妙药呢?身体是一个最为科学的整体,正如你揪耳朵嘴会咧开一样,所有的动作都不是孤立的,一块肌肉单独运动是不能完整一个整体动作的,只有解决了联动的方法,才能真正解决问题。
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,送给每一位学琴的朋友。


加载中~

本站资源部分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分享,【胡琴世界网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使用所引起的争议及损失。如有侵权,可联系管理员删除处理。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ihuqin.cn/article/zixun/341.html

二维码

联系管理员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咨询

投稿:34919004@qq.com

本站访客:32919